Conscience Business School
良知商学:CSE.BS
欢迎关注“良知商学”
弘扬传统文化,共创民族复兴
阳明心学认为,心即理,不须增一分,也不须减一分。我们通常认为,人的心是需要不断加以充实、扩展、提升、修炼,才能变得更加强大,而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本身就是光明澄澈的,吾心光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说,心本不须刻意修炼,刻意修炼,反而容易增加了一份执心和妄心。心的本体就是良知,只是经常被私欲不明所遮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不明白心即理,不明白良知常存,就容易产生自我修习的妄执之心,反为修心所累。
之前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头顶上空掉下危险的东西,不需要刻意提醒我们自己,只要头脑清醒,我们就会下意识的躲避,但是如果精神集中在自己脑子里面想什么、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忘了头顶掉下东西要躲开,这些想法,反而容易分散了对外界危险的分辨力。因为不明白心即理,不明白良知常存,人们就会刻意去塑造自己的内心,不断充斥自己的内心。而很多时候,这种刻意的充实、提升、塑造自己的内心,其实背后都是一种执心和妄心,背后其实是私欲的萌动,反而让我们的内心被遮蔽更多不明,就像有些修习者反复检查自己内心是否有贪心私欲冒出来,但却对眼前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
而阳明心学的核心是让行为和良知合一 阳明心学认为,知行本一,不行只是不知,真知必有真行,人的知行从来都是合一的。而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是良知与行的合一。我们经常会觉得自己的行为与自己所期望的不一致,知道沉溺于游戏不好,但是还是控制不住想去玩,知道早晨应该早起锻炼身体,但还是喜欢睡懒觉,知道不应该对人发脾气,但是到事情上总是控制不住,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之所以需要致良知, 只因不明和私欲的遮蔽 虽然心中良知从未失去,但由于不明和私欲遮蔽,使得我们的行为与良知之间并不一致,而是与不明和私欲遮蔽的“错知”一致。圣人之心如明镜,俗人之心如昏镜。心本神明,恶人之心,失其本体而已。
专注于行,事事集义, 扫除私意,实现行与良知的合一 心之本体即天理,私意之动皆为遮蔽。阳明心学是修心的学问,但是修习的方法却是格物致良知,格物就是在事事物物上集义,专注于行,行上集义。因为心之本体即是理,额外增加的私意,反而遮蔽了我们心的本体。实现行与良知合一,行与心之本体合一,就需要去除行与本体之间私意的遮蔽,恢复行与良知的直接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