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王静)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应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设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人社自助服务终端机,轻松缴纳养老保险;交通违法了,动动手指就能缴纳罚款;打开手机APP,就能知道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在威海,智慧城市已经从一个抽象的词汇变成百姓可触可感的便利,覆盖到政务、医疗、交通、社保、教育等多个领域,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智慧生活”。 “智慧消防”决策分析研判平台。孙大伟 摄 智慧让市民生活更方便 “坐公交,先通过手机APP了解一下公交车还有多久到站。有急事要开车出门,先打开微信了解道路情况,只要保持匀速就能享受一路绿灯。前段时间,朋友开车不小心刮擦出了事故,通过微信就处理了……在咱威海出趟门,真是太方便了。”市民林先生提到的,正是我市的智慧交通建设。 如今,我市的智慧交通建设已实现了一大中心、四个平台、八个子系统。通过实时监控路况,可实现道路交通智能化指挥调度,使交通运行变得更加畅通: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同比提高17.6%和14%,平均拥堵时间下降17.8%。建立智能化公共交通调度服务中心,中心城区电子站牌实现全覆盖,所有公交线路实现智能调度和到站信息实时查询,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更加舒适。 智慧城市不仅意味着城市管理更精细,居民生活更便利,公共信息更透明,还意味着资源配置更合理,生态环境更宜居,城市发展更有活力。在建设过程中,我市本着优先发展民生服务原则,启动实施了一批智慧示范项目,让人们的生活更“智慧”。 不慎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以往都需要去交警部门现场处理,2017年12月11日起,市民只需通过“威海交警”微信服务号,就能自助处理道路交通现场违法行为并缴纳罚款,“交管12123”APP还可以实现对非现场交通违法记录的缴款。 智慧教育项目的实施,让城乡中小学校全部配齐远程录播教室和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优质课程实现网络共享,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跨省异地就医也实现了即时结算。我市范围内30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跨省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功能,保障来我市异地就医人员能够持社保卡办理住院登记、出院结算等。截至2017年12月15日,我市参保人员到外省就医享受到即时结算的已有190人,总费用将近710万元,统筹支付金额为606万元。外省参保人员到我市医院就医享受到即时结算的已有341人。 市民卡的出现,让市民通过一张卡就可以“玩转”公共服务。市民卡集成了金融IC卡、居民健康卡、城市交通卡等几十项功能,可以“一卡多用”,居民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到图书馆、博物馆,到公共服务部门办事,支付水电费,都可以通过市民卡办理。 智慧让政务服务更高效 以往每年,在经区定居的丛玲玲都要坐几个小时的长途车,到户口所在地乳山去缴纳养老保险金。自从社区居委会里安装了人社自助服务终端机,丛玲玲在屏幕上点了几下,就完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缴纳。 像丛玲玲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遍布城乡社区和银行网点的2000多台人社自助服务终端机办理业务。 近年来,(智慧水务网:水务行业前沿资讯 http://www.zhshuiwu.cn)我市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来优化行政服务,智慧社保便是智慧政务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智慧社保”工程,建立起全市共享的“大数据”中心和一体化的业务办理机制,以前市民办事要在不同科室、窗口来回跑,智慧水务公司现在可以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服务终端和手机APP等方式办理近80%的业务,跟以往人工办理相比,可以全天候无间断地进行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其实,“智慧政务”的种种探索和应用,说到底都可以划归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给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便捷的体验,努力让群众不托人也能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 市民网的开通也是智慧政务的有力佐证。通过搭建网上公共服务平台,以市民对政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核心,采用云服务方式聚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目前网上服务事项达到2000多项。切实增强了网上办事功能,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多元化的服务。 整合信息平台资源,建立了政务服务、应急联动、便民服务3个热线平台,以前分布在各部门88条热线电话,归并为12345、110和12349等3个号码,并配套设计了一套独立于部门的转办督办机制,实行统一的管理、调度、考核,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就能受理转办。 由“智慧消防”打造的大数据云平台,为消防部门的灭火救援工作提供了“千里眼”,只要在“大数据云平台”范围内,哪里发生火灾,现场情况就会展示在大屏幕上,(智慧水务网:水务行业前沿资讯 http://www.zhshuiwu.cn)需要动员多少力量到现场、周边的水源和建筑结构、道路交通状况等,都会经过科学研判后,为指挥员提供合理决策;在环翠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可以随时调取全区6200多个摄像头的实时监控情况。目前,全市探头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3台,织成一张社会治安动态监控智慧网,智慧水务公司时刻紧盯事关百姓安全的一举一动;数字城管的运用,已累计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60多万件,案件处结率从33.06%提高到99.69%;智慧水务建成的供水管线数字化调度系统,实现对水厂、水池、管网、泵房等现场数据实时自动检测采集,形成了实时的供排水生产管理体系;智慧供热领域,建成省内最大的低温循环水智能调节平台和热网管理系统,实现全方位动态智能平衡调节,做到按需供热、按需用热…… “智慧”已逐渐渗透到政务服务及城市运行的各个领域,便民程度和城市运行效率不断提高。 【拥抱2018】 2018年底,将建成全市共用的电子政务云 前不久,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威海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整合我市各级政务信息系统,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2018年年底,将建成全市共用的电子政务云。 根据《方案》,我市将通过统筹一片云(电子政务云),规范两张网(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三大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政务服务体系、业务协同体系),强化四个支撑(政策支撑、产业支撑、标准支撑、安全支撑),落实五项保障(体制保障、财力保障、智力保障、监督保障、审计保障),利用1年左右时间,全面整合各级政务信息系统,打通信息壁垒,(智慧水务网:水务行业前沿资讯 http://www.zhshuiwu.cn)整体提升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促使各级各部门通过流程再造,满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改革需要。 同时,将市电子政务云纳入全省一体化政务云管理,为各区市和市直各部门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云计算支撑和大数据服务,进一步规范全市政务内外网设置。计划统一建设市县两级电子政务内网,2018年6月底前实现市级网络结点与省网络中心的连接,2018年年底前建成并开通内网协同办公系统。 依托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市政务大数据中心,为政务数据资源集中存放、有序共享提供载体。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完善并充分发挥市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和市场主体设立后置许可事项跟踪联办,推行全程网办“零跑腿”,智慧水务公司组织开展第三方代办服务,提高网上办事的社会普及率。 按照目标,2018年年底,我市将建成全市共用的电子政务云,整合迁入各级各部门计算、存储等资源;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电子政务内网按需延伸扩展;业务应用系统上云率达到95%以上,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率达到80%以上,公共数据开放率达到60%以上;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率达到100%;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腿的事项占比达到70%以上;全市政府系统行政办公效率提高50%以上,形成“机房大集中、网络大联通、应用大整合、数据大共享、服务大提速、业务大协同”的威海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威海晚报记者 王静 文 孙大伟 图 数说智慧 ●我市已开展近50个智慧项目建设,先后获得5项国家级试点荣誉和18项行业大奖,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智慧城市”。 ●在环翠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可以随时调取全区6200多个摄像头的实时监控情况。目前,全市探头密度达每平方公里33台,织成一张社会治安动态监控智慧网。 ●数字城管的运用,已累计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60多万件,案件处结率从33.06%提高到99.69% ●我市3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结算,威海参保人员到外省就医享受到即时结算有190人,总费用将近710万元,统筹支付金额为606万元。外省参保人员到威海医院就医享受到即时结算341人。 |